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挖掘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9月12日,马列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精神解读”专题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通过学术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规划,深化对抗战精神的理论阐释与现实应用。
一、聚焦历史与理论,强化思政育人导向
活动伊始,教研室主任冯春艳教授作主题发言,强调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贡献。她指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冯教授结合《论持久战》等经典文献,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抗战时期的实践与发展。
二、创新教学形式,推动精神传承
在分组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将抗战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展开热烈交流。第一组提出,以西南联大精神、敌后根据地建设等典型案例为载体,增强课堂感染力;第二组则从国际视角出发,探讨反法西斯精神在当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多边秩序中的现实意义。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教学过程中,有教师建议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章节中新增《田中奏折》与《共产党宣言》对比研读环节,揭示军国主义膨胀与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念的本质冲突。也有教师建议设置“抗战时期群众路线对当代基层治理的启示”等辩题,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展开分析。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应通过情景教学、口述历史访谈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
三、落实行动方案,深化教研成果
活动最后,马列教研室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教学中深入讲授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及国际贡献;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组织学生赴红色教育基地或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推动相关研究成果在重要期刊发表,扩大学术影响力。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深化了对抗战精神的理论认识,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马列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挖掘红色资源,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人:栾慧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